摘要: 2023年8月26 日六安市总工会面试题第一题:习近平强调:“以学增智,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对此谈谈你的理解。第二题:今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在要对经济普查进行宣传,你认为宣 ...
2023年8月26 日六安市总工会面试题 第一题:习近平强调:“以学增智,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第二题:今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在要对经济普查进行宣传,你认为宣传重点有哪些? 第三题:计划筹备“一刻钟居民生活圈”建设,马上召开“生活圈”建设座谈会,邀请企业,居民代表,专家教授等,你作为主持人,请说一段开场白。
第一题:习近平强调:“以学增智,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学增智,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这句话对我们党员干部、工会干部乃至所有从事工会工作的同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岗位实际,我谈几点理解。 首先,“悟规律”,是增强政治自觉的根本要求。党的科学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客观规律。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职工作用,明确提出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会工作者,我要从理论中悟出“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一根本规律,明确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明方向”,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指引。理论学习最终要化为政治上的坚定。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方向,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务大局。比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工会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对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工会岗位的考生,我要始终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牢牢把“服务职工、服务发展”的方向把握在心。 第三,“学方法”,是提升履职能力的有效途径。党的科学理论不仅回答“为什么”,更告诉我们“怎么做”。例如,群众路线告诉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工会改革强调“增三性、去四化”,要求我们更加贴近职工需求。作为工会工作者,要学会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矛盾调解中,坚持协商优先;在权益维护中,坚持依法依规;在服务职工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第四,“增智慧”,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更体现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工会该如何把网约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群体组织起来?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具备运用理论思维,结合实际探索新路径的智慧。对我来说,“增智慧”还意味着不断提高学习力、沟通力和创新力,善于总结经验,把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会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最后,作为新时代的工会工作者,我深知岗位虽平凡,却责任重大。我要把“以学增智”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在理论学习中坚定政治方向,在服务职工中悟出群众工作的规律,在维护权益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在推动改革中展现更大的智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娘家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坚实桥梁。
第二题:今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在要对经济普查进行宣传,你认为宣传重点有哪些?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好。今年正在开展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这既是摸清我国经济“家底”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决策、服务发展的关键支撑。作为宣传组织的参与者,我认为要紧紧围绕普查的意义和特点,突出宣传重点,确保“普查依法、全面、真实、顺利”。 首先,要突出普查的重要意义。要让广大普查对象和社会公众认识到,经济普查不是一项普通的统计工作,而是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能够全面掌握我国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是宏观调控、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宣传时要讲清楚:普查既关系到国家,也关系到地方,更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发展,让大家真正形成“普查为大家、大家为普查”的认同感。 其次,要突出普查的法定性和权威性。经济普查是依据《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开展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宣传中要强调“依法普查、应报尽报”,让普查对象明白这是法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讲明,普查数据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个人和企业的具体信息不会泄露或用于处罚。通过强化法治宣传,消除企业和个体户的顾虑,增强他们配合的积极性。 第三,要突出普查的科学性和操作规范。这次普查将广泛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数据采集更高效,流程更透明。宣传中要让普查对象了解具体流程,掌握填报方法,特别是引导大家使用网络直报、APP上报等渠道,既提高效率,又减少麻烦。同时,要宣传普查员的工作规范和身份标识,增强社会对普查工作的信任度。 第四,要突出普查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普查不仅是“国家需要”,更是“发展需要”。宣传中要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楚普查数据如何帮助政府更好地出台惠企惠民政策,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改善。比如,企业普查数据有助于获得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数据有助于政策扶持落到实处,这样才能让被调查对象真正理解“填好数据,就是为自己争取机会”。 第五,要突出典型引领和氛围营造。宣传不仅仅是文件和口号,还要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也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展示积极配合普查、数据准确填报的良好风气,带动更多人主动支持普查工作。特别是对小微企业、个体户、流动商贩等重点群体,要通过面对面宣传和“一对一”辅导,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最后,我认为宣传工作的落脚点,是要让“经济普查人人知晓、人人配合”。作为参与者,我会坚持依法宣传、耐心解释、贴心服务,确保宣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只有把宣传工作做到位,才能营造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题:计划筹备“一刻钟居民生活圈”建设,马上召开“生活圈”建设座谈会,邀请企业,居民代表,专家教授等,你作为主持人,请说一段开场白。 【参考解析】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居民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刻钟居民生活圈”建设座谈会,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刻钟居民生活圈”,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居民在步行十五分钟左右的范围内,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暖心工程。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为什么要建设“一刻钟生活圈”?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高楼大厦和交通枢纽,更要有便利、舒适、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一刻钟生活圈”的建设,可以让城市更宜居,让社区更有温度。 第二,它是回应群众期盼的现实举措。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往往是身边的小事,比如买菜是否方便、孩子能否就近托管、老人能否及时就医。生活圈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些“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 第三,它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生活圈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凝聚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的合力,实现共建共享共治,让社区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领导、企业界的代表、专家学者和居民朋友,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把“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得更科学、更贴心、更有温度。 最后,衷心祝愿本次座谈会圆满成功,也期待通过大家的智慧和努力,把生活圈真正打造成老百姓身边的“幸福圈”和“安心圈”。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