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预测答题: 人生是一场修行,爱自己则是一门基础课。大学新生背着行囊踏入大学校门,有一项核心课题必须去探索和领悟,这就是自爱。一个缺少自尊、自爱的人是难有幸福和快乐的。只有真心接纳自我,认可自己的 ...
预测答题: 人生是一场修行,爱自己则是一门基础课。大学新生背着行囊踏入大学校门,有一项核心课题必须去探索和领悟,这就是自爱。一个缺少自尊、自爱的人是难有幸福和快乐的。只有真心接纳自我,认可自己的价值,才能有底气、有能量去体谅他人、关爱世界。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参考解析】 题目中关于“人生修行”与“自爱”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的根基。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培育“自爱”意识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更是塑造健全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深刻理解“自爱”具有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自爱是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的基石。“自爱”并非自私自利,而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同、对人格尊严的自觉维护以及在人生道路上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一个懂得自爱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同时,自爱也是爱他人、爱社会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尊重和关爱自己的人,能够真心实意地去体谅他人、服务社会。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其道德修养具有特殊的职业属性和社会示范效应,公务员的私德一点儿也“不私”。公务员队伍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每一个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坚守,廉洁修身、廉洁用权,其根本核心就是洁身自好。因此,在大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爱观,对于培养未来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公共服务者至关重要。 培育和践行自爱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让“自爱”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个人修养拓展为社会风尚,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多方协同努力。 第一,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根基。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自爱的内涵与意义,引导他们认识自身价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有益的教育模式探索,但需注重精神层面的引导而非简单的物质激励,避免将道德行为功利化。 第二,创造实践机会,增强价值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各类公益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尊感,增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积极反馈,是巩固自爱意识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心理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扰,学会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提升自我接纳的程度。同时,努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包容友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减少攀比和歧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第四,发挥榜样作用,突出公务员队伍的示范引领。公务员队伍应带头践行“自爱”与“自律”,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克制欲望、谨慎交友,培养良好的兴趣。要严格遵守《公务员法》中关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通过自身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展现“自爱”与“爱人”的统一,引领时代新风尚。 懂得“自爱”并最终超越“小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我们倡导的“自爱”,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积蓄能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国家。对公务员而言,这种“自爱”更体现为对职业身份的珍视、对手中权力的敬畏、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它要求我们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廉洁自律的作风,将“自爱”转化为“爱人”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唯有如此,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才能为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在这场人生的修行中,书写下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