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论坛_安徽事业单位招聘_合肥/六安/蚌埠/淮南人事考试网-【尚优公考】

搜索

面试热点:认路、认邻、认特点

2025-11-19 09:15 24

摘要:    预测押题:  20世纪80年代,厦门工作时曾说:“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参考解析】  对于早年提出的 ...

  预测押题:

  20世纪80年代,厦门工作时曾说:“当干部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参考解析】

  对于早年提出的“认路、认邻、认特点”这“三招”工作法,我的认识是,这不仅是精辟的工作方法总结,更深刻揭示了党员干部应有的群众观、实践观和政绩观。它源于早期丰富的基层实践,历经时代检验,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各项工作,依然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认路”是深入实际的实践精神。这里的“路”,既是脚下的物理道路,更是本地区真实的社情民意和发展状况。“认路”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曾形象地指出,当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他自己在厦门工作期间,就专门买了自行车下乡调研,跑遍了厦门基层。这种方法是为了真正摸清“家底”,避免“拍脑袋”决策。当前我们谋划“十五五”发展,更需要这种扎实的调研,确保政策符合实际。反之,如果脱离实际,就可能出现像批评过的“一县一业”下指标那样脱离实际的情况。因此,“认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发扬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确保工作不偏离方向。

  第二,“认邻”是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认邻”的本质是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像邻居一样亲近,建立真挚感情。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多交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他当年在厦门调研时,自然地端起老乡那积着茶垢的茶杯喝水,这个细节瞬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信任。这种发自内心尊重群众、与群众融为一体的态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只有带着真诚与群众交往,群众才愿意讲真话、诉实情,我们才能真正弄清群众的急难愁盼。这启示我们,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民心,就像一些地方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清单”所体现的,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正是“认邻”思想的当代实践。

  第三,“认特点”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认特点”强调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谋划工作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突出地域特色。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套用。对此有过深刻论述,他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而言,无论是制定一项具体政策,还是推动一个本地项目,都必须先深入研究本地的特殊性,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这样才能使点子、政策和方案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找到开启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认路、认邻、认特点”这“三招”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认路”是前提,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认邻”是核心,站稳人民立场培养深厚感情;“认特点”是关键,尊重规律做出科学决策。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我深刻认识到,这些要求并非高不可攀的理论,而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自觉以这“三招”来鞭策自己:多往基层跑,掌握第一手情况;真诚与群众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凡事注重从实际出发,寻找符合规律和特色的工作路径。努力将这份宝贵的政治智慧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服务人民、担当实干的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官方微信

手机APP

微博

联系电话:400-310-320 官方微信:sygk100 邮箱:616060907@qq.com; ICP备案号: ( 皖ICP备2023002217号 )
© 2001-2023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