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复杂麻烦的事情,比起看书,更愿意每天点开各种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接受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把信息当作知识,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储存当作掌握。 我们以为学到了很多,然而在现 ...
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复杂麻烦的事情,比起看书,更愿意每天点开各种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接受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把信息当作知识,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储存当作掌握。 我们以为学到了很多,然而在现实讨论交流中,明明肚子里有很多零碎想法,却不知道如何把它整合表达出来; 在分析问题时,想尽曾用过的套路框架去套,然而听了别人的分析后,恍然大悟,“啊,原来可以这样做”…… 我们在思考时,习惯套用别人的模式、复制别人的观点,为了节省动脑的成本,而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思考的误区。
误区一:把资料搜集当作思考 每本书都是作者的观点、思考,大师、学者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写成的著作,我们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将它囫囵吞枣消化了,将这些观点搜集起来作为我们的知识; 但是对于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是什么?我们要如何运用它?对此,我们一无所知。 什么是知识?知识以搜集到的资料为基础,将它们组织、整合起来,从中进行归纳、解读、质疑、对比,将其内化,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思考。 误区二:把分类和标签当作思考 分类和标签本是用来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却不经意间,成为我们偷懒、减少思考的借口。 内向成了不喜欢交流的唯一原因,减肥是女孩少吃的直观原因……我们习惯给一件事、一种现象快速安一个原因,不愿意进行具体分析。 但实际上,一个类别的形成是由于它所呈现出来的某个特征,但这个特征的源头是多种多样的,与这个类别并无多大联系,分类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误区三:把启发式当作思考 启发式是构筑在我们大脑中,由经验所组成的直觉模式,启发式结果是直觉的、简单的,往往只是一般解,它更容易让我们调用,节省我们认知成本。 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在直觉处停下思考,忽略了背后真正的原因、症结。比如肚子疼,我们首先想到就是吃坏了;学习不好是因为你没认真学习。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全面地、逐一地去审视所有可能性,追问每一种可能性,打破沙锅问到底。 误区四:把一般性归纳当作思考 一般性归纳指提取事物的主要特征,模糊掉细节和个性,归纳整合主要特征,选择自己熟悉的框架去理解套用。 它与上述两个有相似之处,在实际中,我们需要找到问题的核心,一击即中,避免流于表面,总是套用那些咬烂的旧框架。 这4个误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思考的过程当成了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节省认知成本,就很容易在路上停下来,把过程当成结果,告诉自己到这里就好了。 这就是深度思考的大敌。所以,为了真正实现深度思考,我们要继续深挖,继续思考。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这四大误区呢? 1.多问为什么? 只有不断地向上追问、溯源,打破内心的排斥和抵触,才能真正抵达问题的核心。 2.审问还有吗? 不要让思维停下。这样,才能拓展思考的边界,让你的思维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3.质问真的吗? 尽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正 - 反 - 合”的模型,不断去消解、解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减少偏见和盲区。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只有认清自己陷入的误区,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才能让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