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 ...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到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的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是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1.1. 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1.2. 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观点的一项是( )。 A.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B.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C.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D.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1.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1.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B.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 C.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D.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人们经常听到“信息”和“控制”这两个字眼,但往往说不清它们的确切含义。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息”和“控制”中。早晨起来洗脸,先往盆里放一点热水,用手试试是冷还是热,冷或热就是信息,再往盆里加入冷水或是热水,使水温达到合适温度为止,这就是控制。今天天气是冷是热,不知道。看看户外的温度计,它告诉我们天气冷热的信息,就可以控制一下穿衣服的多少,穿好衣服去上班,是迟是早,不知道,看看手表,它告诉我们时间信息,就可以控制一下我们骑车的快慢。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有关信息和控制的例子,不是到处都有吗?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更是到处用到信息和控制的基本道理。农民看到庄稼枯黄了,这是信息,赶快施肥浇水,这就是控制。炼钢工人观察钢水的颜色,得到钢水温度的信息,判断是否继续加氧或及时出炉来控制炼钢质量。总之,安排好生活生产离不开信息,也离不开控制。 人们积累了多年的生活生产经验,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很自然想到利用仪表和机器自动地获取信息,自动地进行控制,这样就产生了所谓自动化。 发展自动化技术的( )问题是从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再将已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然后是利用信息进行控制。概括说来,信息源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信息源、社会信息源和知识信息源。自然信息源是指来自自然的信息,包括物理、化学、天体、地学、生物等方面的信息。过去谈自动化,只限于利用自然信息进行控制。近年来,更将自动化的应用渗透到企业管理以至家庭生活,于是出现了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这一类新事物。就将自动化技术从工厂扩大到了全社会,因而从社会中自动地提取信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例如,商情信息、出版信息等等,都是人们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古今中外记录流传下来的知识,专家的经验,都含有丰富的信息,就构成了知识信息源。从知识信息源中,自动地检索到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往往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物资。所以说,重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2.1. 作者谈到“信息”含义时,先后说“冷或热就是信息”,“农民看到庄稼枯黄了,这就是信息”,其表达方式是( )。 A.从本源上叙述 B.从概念上界定 C.从生活上举例 D.从理论上阐述 2.2. 文章第四段的( )处该补入的最合适的词语是? A.主要 B.重大 C.首要 D.关键 2.3. 文章的开头说的是人们生活在“信息”和“控制”当中,接下来说人们到处用到“信息”和“控制”的基本道理,按这个思路,后面内容实际上说的是( )。 A.人们在这个理论高度上,丰富信息论科学 B.人们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动化技术 C.人们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源 D.人们掌握了这个理论,知识便更加受到重视 2.4. “重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从本文看,这一结论的依据较充分,下列各项里有一项可排除,它是( )。 A.从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再加以处理,并进行控制 B.信息从自然知识扩及社会知识,使其提取更重要 C.古今中外的知识和专家的经验都含有丰富的信息 D.由此检索所需知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物资 2.5. 根据文章,下列信息属于知识信息的是( )。 A.某大型演出的海报 B.冥王星被“踢”出大行星队伍 C.股评家对于某支新上市股票的预测 D.每天的路况信息 古代书画以纸或绢为载体,因而也被称为“纸绢画”。不同时代的纸绢会自然而然带有该时代造纸或丝织工艺的特点。 绢是一种平纹组织的丝织物,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最初用生丝织造,质地比较粗疏;通过捶压等整理工序,生绢可以变成密度较大、坚韧挺括、平整均匀的熟绢,这种工艺大概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于丝织业发达的山东一带。从实物和文献记载看,初唐以前书画都用生绢,经纬间并不十分精密,很难画得精细入微。这种生绢直至晚唐仍在使用,韩愈《桃源图》“生绡数幅垂中堂”中的“生绡”就是生绢。盛唐时期,画家开始使用洁白如银、质地平滑的熟绢,材料加工的进步,为丹青与水墨画风的细密精丽提供了保障。不过以生绢作画仍很流行,张僧繇、阎立本等人的画作都用生绢。 五代绘画用绢极粗,质地如布。宋人绘画用绢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上普通画家所用的质地稀薄的绢,一种是为满足宫廷书画需要而特别制作的“细密如纸”的院绢。宋徽宗《听琴图》用的应该就是院绢,质地细密,灰尘不易沾污,加之保存较好,千年后仍洁白如新。 绢有一定幅宽,这是丝织工艺和政治制度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从工艺角度而言,古代的绢都是人工织成的,绢的幅宽和织布人的肩宽有密切关系,幅面太宽,投梭织纬就会十分困难。从政治角度而言,绢在古代是一种特殊商品,曾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西汉之后的历代官府都实行“钱帛兼行”的政策,绢帛不仅可以输纳捐税,还可用以偿付债务、俸禄等,因而要求统一规格和质量。西周时期规定绢帛幅宽为2.2尺,约合现在的43.8厘米,这个标准一直沿用到隋朝,但是由于尺寸变迁,绢的实际幅宽总体上呈逐代增长趋势,最宽时约合65.93厘米。唐、五代基本以1.8尺为官方标准,约合55厘米;宋代以2尺(61.44厘米)为幅宽标准。因为绢的幅面是个常数,作画人可在单幅绢面上绘制小型画;若要创作大型画面,通常采用将两幅或三幅绢面拼接起来的方法获得足够的宽度,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早春图》,都画在两幅拼接起来的绢面上;范宽的《雪景寒林》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则是用三幅绢面拼合而成的。 3.1. 下列哪项信息在第2段中没有体现?( ) A.绢的发展历史 B.熟绢的织造工艺 C.唐代书画载体的演变过程 D.战国、秦汉时期书画艺术概况 3.2. 作者引用韩愈诗歌,意在( )。 A.说明晚唐画家所使用的绘画材料 B.赞美唐画家精湛的绘画艺术水平 C.介绍唐人以书画装饰厅堂的习俗 D.展示绢质改进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3.3. 作者提到《听琴图》,主要是因为这幅画( )。 A.知名度很高 B.所用载体质地精良 C.存世历史很悠久 D.艺术水平很高 3.4. 关于绘画用绢,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唐代水墨画多画在熟绢上 B.宋人绘画兼用生绢和熟绢 C.熟绢上的绘画不可能早于初唐 D.绢质随时代发展而趋于细密 3.5. 根据上文,《溪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作者 B.时代 C.创作背景 D.绢面特征 >你曾经在白天看过星星吗?当你蹲了太久又起身太快,或者刚好被球场上飞来的足球砸中脑袋,那你就一定看见过或经历过“眼冒金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个学名,叫做“压眼闪光”。>你也许发现了,看见“金星”跟看见别的东西不太一样;即使你闭上眼睛,冒出来的星星也不会消失不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盲人们虽然看不见,却同样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这是因为控制双眼闪光现象的是大脑的初级视皮层(俗称作VI区域)。这个区域即使在久经数十年后依然不会受到损伤。>既然失去视觉的人不会丧失“看见”金星的能力,那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帮助人恢复视觉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莱特。希姆博士带着这个念头,对压缩闪光开始了新的搜索。> 对于人的压眼闪光现象已有过不少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看到的“金星”大致是星星散散分部的点或小圆形,比较暗,白色或彩色都有,但这些有限的了解距离找到视觉恢复方法的目标还差很远,探索过程中较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行,所以恒河猴的动物作为“替身”很有必要。>恒河猴算是实验的常客了,在压眼闪光的研究中心它也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它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且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想要继续人类视觉恢复的研究,就先要再恒河猴上进行较为透彻全面的了解,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把恒河猴的视野向“金星”出现的位置和初级视皮层对应神经元位置定位,刺激V1的什么位置产生的“金星”会出现在哪里,尽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但只知道位置还远远不够,想要利用“金星”就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恒河猴看到的金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希勒此处研究的主题。>假如猴子会说话,就这个问题就好办多了, 但鉴于我们和这灵长类的亲戚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想知道金星的具体特征就需要依靠精巧的实验了。>希勒对猴子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使它们在视眼中出现两个点时,目光会移向更大更亮的点时,这个巧妙的训练方法,和猴子目光的移动方向,成为判断“金星”特征的利器。>在这个实验中,猴子的视眼会出现一个光点(对照点),接着对照点下方会出现一个光点(实验点),如果猴子的注视方向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小或者更暗,如果猴子的目光下移,则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大或者更亮。> 通过插入恒河猴V1区域的电极刺激,产生不同大小的“金星”,让它们判断大小。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衡量视眼中光斑半径的单位),并且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同。> 这组实验中,猴子的视眼正中心会预设一个很小的光点(对照点)。而电板激发产生的光点(实验点)在对照点下方,在实验中视野的背景颜色会不停改变。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于是会一直盯着实验点看。一旦视野背景颜色与实验点相同,实验点讲消失,猴子的目光便会上移,看着中心的对照点,每当这时研究人员就会知道激发产生的光点的颜色就为当前的背景颜色。>同样经过70多次实验后,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都是不饱和色,包括灰暗的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假如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 4.1.根据上文,用猴子来进行实验的的原因不包括_______。 A.很多实验无法在人体中进行 B.猴子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 C.猴子的初级视觉层与人类相同 D.在猴子身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研究成果 4.2.关于猴子眼中的“金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改变初级视觉层的刺激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B.经过训练,猴子能准确的指出金星的大小和颜色 C.金星颜色多变,但颜色暗淡 D.猴子产生“金星“的原理与人类相同 4.3.对于“压眼闪光”治疗盲人。前的研究速度,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_______。 A.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 B.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C.已开始临床应用 D.在动物身上已经实现,等待人体实验 4.4.根据上文,压眼闪光来治疗盲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 A.修复盲人的视网膜 B.让初级视皮层代替视网膜 C.让盲人直接看摄像机的图像 D.让盲人感知到闪光显示的图像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26-30题:>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的宝贵经验。 ______。“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打好改革攻坚战,就要在改革方案酝酿之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越是要啃硬骨头、涉大险滩,就越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既有平衡。这就要求改革的步伐慎之又慎、方案优中选优,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____。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稳定才能长久;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发展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稳定才能有根基.>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三者落脚点、结合点就在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会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磐石。> 5.1.>第一段引用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符合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是() A.改革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度,这样才能团结力量支持改革的举措 B. 改革是人心所向,遇到问题再调整改革方案 C.社会各阶层和谐最重要,可将改革时机延后 D.回避矛盾,触动利益格局要慎重 5.2.>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B.发展推动了改革 C.推进改革,稳定才能长久 D.深化改革,发展才能更全面 5.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同时更要认识到,稳定的坚实基础是发展成果的支撑,快速发展恰恰是改革推动>③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稳妥就能总揽全局,保证改革大业顺利推进;顾此失彼就会交学费、吃苦头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4.>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 C.人民只有依靠改革开放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D.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5.5.>阅读全文,推断或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断进行改革,努力解决问题和矛盾,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B.改善民生工作做得越好,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牢靠 C.本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来论述,由浅入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 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由此可推断出,这与个人的幸福关系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