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半月谈(第20期)(精选) 十九大特别报道: 求索现代化中国方案·八问之一 现代化何以成为代表文明进步的世界现象 18世纪以来,现代化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意识或无意识 ...
2017年半月谈(第20期)(精选)【19】
底色不改,方向不移 文化复兴,何以行健致远?历史经验的有力回答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引。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传入华夏大地,千百万“庶民”由此获得了青春般的活力;96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让马克思主义的火种,照亮了神州赤县的天空,文化中国因这信念的力量,重新以昂扬姿态,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96载斗转星移,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在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中结出硕果,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化振兴雄壮交响无可取代的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这主旋律中最辉煌的音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石,以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核心价值观是为民族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建设,为人民凝心聚力的社会共识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让雄浑的中国精神不断彰显,灿烂的中国价值日渐光大,坚定的中国力量持续厚积。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今天,世界形势并非宁静祥和的伊甸园,而是充满了挑战与风险。在文化领域,暗礁尤其难测,激流尤其密集。能够充当“压舱石、定盘星”者,唯有坚若磐石的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系统阐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在为推动社会进步凝聚饱满而深远的精神动能。 倡导优良家风。家教家风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2015年除夕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谆谆告诫。 培育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层典型,根植乡土,心系苍生,蕴含着见贤思齐、成风化俗的力量。十八大以来,各地既重“古贤”又重“今贤”,重构乡村文化传承,敦厚民心,作育民德,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扎根。 重视传统节日。十八大以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秉承“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宗旨,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传统节日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已是建设精神文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响亮品牌。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气底蕴。以核心价值观为旗,文化复兴其行也健,其路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