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半月谈(第18期)(精选) 半月评论:向共和国建设者致敬 68年,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68年,一个国家创造了从积贫积弱到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奇迹。又到一年国庆时,回味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中国 ...
2017年半月谈(第18期)(精选)【20】
金融活水串起立体扶贫新格局 越是偏远的山区,发展产业的综合基础往往越薄弱,直接面向贫困户简单的贷款支持未必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因此,探索以金融为切口的立体帮扶路径尤为迫切。 在凉山州布拖县九都乡政府大院内,由邮储银行和邮政公司共建的“三农服务站”十分显眼。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服务站充分发挥银邮双方优势,整合资金、产业、智力、农资、电商、物流等平台,成为对贫困地区进行立体扶贫最前沿的触角。 “通过银行信用贷款,搞种植养殖就有了起步资金。通过邮政电商渠道,农资直接配送到家,还可以把农产品放上网卖。”47岁的村民日子拉说,有了服务站,不用担心没钱,不用担心没市场,只要自己勤劳肯干,在家就有赚钱脱贫的门道。 此外,当地金融机构还将“融资+融智”连接,联合农业、科协等部门举办“农民金融夜校”,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群众开展金融知识和农业技术培训,1000多人因此受益。 龙门,一座“文艺范”山城的诞生 龙门县隶属广东省,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带,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是珠三角生态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有“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之誉。 龙门是一座文明古邑。小镇的斗转星移,有一部别致生动而浓墨重彩的纪录—农民画。这里是闻名海内外的“农民画之乡”。龙门农民画起源于清末,上世纪70年代正式得名。1988年,龙门县被文化部认定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此后更于2008年、2011年、2014年三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丹青之美让民众爱上乡村 龙门农民画擅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描绘乡情乡愁。在中国诸多城市,龙门农民画墙绘已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风景。2013年至今,236幅龙门农民画被中宣部制作成全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19幅列为中宣部“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设计元素。今年,龙门人创作的感恩主题农民画公益广告第一批18幅已向全省、全国推广。 县城虽小,农民画协会却有会员350多人。这些画家出身阡陌之间,躬耕陇亩,寄情丹青。他们的作品以龙门民俗和中国古典文化为创造源泉,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 漫步在龙门的街巷,一幅幅农民画壁画给路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形象地传播着传统文化,丰富着群众的精神世界,为乡村营造出浓郁文化氛围。“农民画让乡村充满诗情画意,不失现代内涵。”龙门县领导如是说。 农民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与世界对话的纽带,让龙门在国际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龙门农民画已陆续走进美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不少画家受邀在海外举办交流画展。今年7月,龙门农民画画家钟永廉等受邀访问墨西哥并成功举办“中墨文化交流——广东龙门农民画展”,墨西哥当地政府国际事务处负责人克劳迪娅,索里亚诺称:“中国农民画漂洋过海、集体亮相体现了中国文化财富之丰富。” 龙门农民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正在国家发展的春风里开枝散叶,成为龙门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载体。 古村居保护让文化财富永世传承 古树绿影婆娑,小巷整洁有序,庭院错落有致……历经数百年沧桑,龙门古村落仍然焕发出蓬勃活力,连片古建筑群保存基本完好,古人尊师重道、崇礼修文的风气传承至今。在当地政府眼中,这是龙门最宝贵的文化财富。 据新楼下村村干部介绍,村落古建筑按典型的客家民居格局设计,名为“绳武围”。“绳武”含义正是祖先希望后辈尚武崇文,文武兼修,做有用之才。此外,绳武围围墙内墙角处的3口古井呈“品”字型紧紧相依,出于同一个泉眼.古人以此教育子孙后代讲道德、重团结。 除了保护修缮古建筑,龙门县还全面推进古村落的整体保护性开发.积极建设图书室等公共设施,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生态文化让山区经济扩容提质 生态是龙门一张闪亮的名片。多年来,龙门县以生态经济为发展之重,旅游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16年,龙门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广东省率先启动编制县一级全域旅游规划,定位“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着力打造“生态+品牌”驱动型县域旅游样板。 在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传统客家夯土墙与竹木融合的建筑工艺让游客感受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龙门县南昆山管委会主任李伟权说,龙门县正以环南昆山为龙头,践行绿色发展要求,不断挖掘地域文化宝藏,文化与生态相辅相成、内外兼修,助力山区崛起。目前,龙门生态景区形成了“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四大旅游板块,逐步呈现“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农业围绕旅游提升、旅游支撑工业做强、医疗依托旅游做精、体育融入旅游做旺”产业融合的良好局面。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经济的重要一员、珠三角得天独厚的生态屏障,龙门正努力把守护生态、留住乡愁、惠及民生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以生态和绿色为发展支柱,将产业和文化紧密融合,以华丽绽放之姿,迎接大湾区发展机遇期的到来。 “智慧能源”时代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如何理解“智慧能源” 目前,国内学者们对“智慧能源”的认识和主要观点,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智慧能源”的载体是能源,无论是开发利用技术,还是讨论生产消费制度,研究的对象与载体始终都是能源,人们不懈探索的目的也是寻觅更加安全、充足、清洁的能源,使人类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商品服务更加物美价廉、活动范围更加宽广深远、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美好。 ——“智慧能源”的保障是制度,“智慧能源”将带来新的能源格局,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够鼓励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组织、倡导节约能源、促进国际合作的先进制度提供保障,确保智慧能源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发展。 ——“智慧能源”的动力是科技,蒸汽机与内燃机的科技创新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智慧能源”的发展,同样需要科技来推动。核能、太阳风能、生物质能、泛能网等人们正在利用、探索或仍未发明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必将会为“智慧能源”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智慧能源”的精髓是智慧,智慧是对事物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区别于智能,智能主要指智谋与才能,偏向于具体的行为、能力和技术。“智慧能源”的智慧,不仅融汇于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中,还体现在能源生产消费制度变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