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半月谈(第17期)(精选)【14】
医务社工真“有爱”
在上海医疗机构,有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医务社工,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和家属的朋友;他们站在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搭建起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他们提供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法律援助等服务……
2012年,上海发布了全国最早的地方性文件《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经过5年发展,上海目前已有600多名兼职医务社工和100多名专职医务社工。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会工作部负责人傅丽丽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位患有内分泌方面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患儿的家长,在病房不满护士抽血、抱怨检查缓慢、质疑治疗效果,多次对护士大吼大叫,并有言语和肢体暴力,甚至扬言“我孩子好不了,医生也别想活了”。
穿着绿马甲的医务社工多次真诚与这位情绪失控的父亲沟通,帮助他调换患儿的主治医生,最终打消了对方的偏见。
作为上海率先成立医务社会工作部的医疗机构,上海市东方医院的义工活跃在各个科室。在“无声有爱”助聋门诊,他们用手语配合医生,帮助聋人便利就诊;更有同病种义工,帮助增强病友对抗疾病的信心。
除了面向患者开展活动,医务社工还成立“天使要翱翔”小组,帮助即将入职的护士更好地适应医院生活和工作;成立职业倦怠期干预小组,帮助医护工作者缓解压力。
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候任主委季庆英表示,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经验对推动中国社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坦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健全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加快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建立完善院校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尽快完善社会工作职称序列,研究建立政府购买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财政支持体系、合理的薪酬指导标准和科学的激励保障机制、必要的权益保障机制,拓宽医务社工职业发展空间。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黄红表示,医务社工工作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明、城市管理的重要体现,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工作,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