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_____饱受耳聋折磨。 A: 米开朗琪罗 B: 贝多芬 C: 托尔斯泰 D: 罗曼·罗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2 ...
1、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_____饱受耳聋折磨。 A:
米开朗琪罗 B: 贝多芬 C: 托尔斯泰
D: 罗曼·罗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
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 《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 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 《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参考答案: B 3、 联合国一项监管全球850亿美元武器贸易的《武器贸易条约》12月24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30个国家签署该条约,其中60个国家已经予以批准。最大武器出口国_____尚未批准该条约。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俄罗斯 参考答案: A 4、 “公共行政”中“公共”的含义包括:_____ A:
公共权力 B: 公共行政活动应满足公共需要,促进公共利益 C: 公共行政的核心活动是处理公共事务 D: 公共行政要履行公共责任E: 公共行政过程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公民参与原则 参考答案: ABCDE 5、 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癌变率为0。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与胃溃疡不同,多数学者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但也不能绝对地认为癌变率为0。 6、 下列关于地理方面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北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大,以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主 B: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北美洲 C: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D: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参考答案: A 7、 下列对中国土地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B: 类型逐渐减少,耕地比重小 C: 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D: 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参考答案: B 8、 公民甲未经作家乙的许可,翻印了乙的著作并自行销售牟利。对于公民甲的侵权行为 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法律关系的主体仅为甲 B: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乙的智力成果 C: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乙对其著作的所有权 D: 乙的著作如不发表,则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9、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短缺向过剩的转折点。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故本题判断错误。
10、 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_____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11、 行政执法机关遇到地方政府规章与公安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
直接适用地方政府规章 B: 直接适用公安部规章
C: 可选择适用地方政府规章或公安部规章 D: 应就如何适用的问题提请国务院裁决 参考答案: D 12、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_____。 A:
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13、 清洁的空气中含有多少氧?_____ A:
21% B: 27% C: 31%
D: 37% 参考答案: A 14、 在当今时代,__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A:
农民阶级 B: 知识分子 C: 民营企业家 D: 个体劳动者 参考答案: B 15、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我国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治理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用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_____。 A:
控制投资增长,抑制过热消费 B: 调整税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 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 D: 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D 16、 我国规定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时效期间的_____。 A:
最后3个月内
B: 最后6个月内
C: 最初6个月内
D: 最后1年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17、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_____。 A:
形态和形式 B: 源泉和动力 C: 方向和途径 D: 内因和外因 参考答案: A 18、 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_____。 A:
爱国主义教育 B: 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C: 集体主义教育 D: 生命教育 参考答案: D 19、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情的思想源自_____ A:
儒家学派 B: 法家学派 C: 老庄学派
D: 阴阳家学派 参考答案: C 20、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给予的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故本题判断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