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人口现状目前呈现了四个特征,分别是总量上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低生育率程度增加以及生育率和育龄人口下降。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问题,我们要意识到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与 ...
我国人口现状目前呈现了四个特征,分别是总量上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低生育率程度增加以及生育率和育龄人口下降。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问题,我们要意识到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坐等问题找上门,不如提早布局、主动谋划,将问题转化为机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劳动供给可能会减少。中国劳动力总量已经出现下降,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未来劳动力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但同时中国城市化率并不高,降低流动人口门槛有可能会释放一定的劳动力,同时老龄人口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对通胀水平更加敏感,可能会影响到宏观调控目标。第二,政府支出可能会增加。减税空间不大,老年人口的增加带来社会保障和医疗费用的增加,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从收支平衡的角度看,大幅度的减税可能不容易实现。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人口平均寿命增加。经济快速增长、科技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的人口寿命大大延长。另一方面,当前生育意愿较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一定时期内生育率较低。与此同时,结婚生子带来的一系列时间、金钱、精力、教育、住房成本等支出直线上升,降低了多数家庭的生育意愿。当今年轻人更独立、更完善的生活与教育经历,使他们更愿意追求自己的价值,更重视个人自由,推迟乃至始终不愿走入婚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国民素质。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对高等优秀劳动力的培养,增加各个机构科研的投入,不断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成长为企业和国家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二是落实全面三孩政策,加强生育服务。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引导,做好符合政策生育夫妻可获延长生育假等福利保障,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让生育家庭解除后顾之忧。三是转变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养老服务。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从政府承担绝大部分养老责任的单一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向政府企业个人共担养老责任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