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链接*2月2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很多人习惯这天剪头发。疫情期间,在相对封闭的理发店扎堆显然不明智。预见到这样的消费需求和风险隐患,北京市提前几日就发布了理发店服务指引,提出建立 ...
|背景链接* 2月2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很多人习惯这天剪头发。疫情期间,在相对封闭的理发店扎堆显然不明智。预见到这样的消费需求和风险隐患,北京市提前几日就发布了理发店服务指引,提出建立顾客预约制度、避免人员聚集等,平稳度过了这个理发需求集中释放的日子。与之相比,最近不少地方爆出的扎堆购物、聚餐、逛景区,就明显疏于引导防范,属于管理失职。 |公考角度尚优解读* [提出观点] 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消费热情是好事,一旦疫情结束,强大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经济迅速恢复的引擎。当前,我们不仅要抗“疫”,还要不失时机地提前谋划一系列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措施。 [综合分析] 近日,多地已下调疫情应急响应等级,各地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如何在牢牢控制住疫情风险前提下确保恢复生产经营,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既考验企业和民众的防范意识,更考验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 但是,推动复工、释放消费热情不能一“开”了之,只是允许商家开门,不做任何引导和管理,更不能不分时间地点,让消费者自己跟着感觉走。有些事项,商家和消费者很难预先想到,政策应该制定在前,做到防疫在先、有序开业、科学细致、确保落实。只有共同筑牢抵抗疫情的高墙,同时精心谋划,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才能赢得防控与发展的“双胜利”。 [参考对策] 首先,推动复工、释放消费热情要指导企业科学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和应急预案,把工作抓细。最近,北京市编发了47个行业指引,除了理发店,还涵盖医院、加油站、餐厅、商品交易市场、景区、饭店等消费者常去的场所。各地都应该结合实际,按照行业,甚至细化到每家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复工防控方案,对消费者阶段性集中释放的需求给予科学细致引导。例如,一些景区、商场对猛然出现的扎堆消费现象采取的分流、限流、加强防护提示等措施十分必要。 其次,推动复工、释放消费热情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需求推进,把工作抓实。近期,各地全力推动复工复产,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个别地方也在提高复工率上出现形式主义。比如,一些商家所谓的 “复工”就是派一个人坐在店里守着,无法备货、无法提供服务。事实上,提高复工率不能成为数字统计,而是商家实实在在地开业。如果商家有复工的内在需要,就要在做好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帮助、支持其复工,如果商家自己都没有做好复工准备,就不要“被复工”,否则既浪费资源,也平添风险。 第三,推动复工、释放消费热情,还需要政府部门把相应的政策保障、政策引导抓紧抓好。比如,疫情期间餐饮业的堂食消费者减少,线上的外卖需求却成倍增长。此前没有开展外卖业务的餐饮企业要转型需要申请一系列资质。这就需要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出台意见,提出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简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