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次专题主要围绕“物质的组成”这一知识点,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来考查对物质组成的理解。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化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常考内容,以下是尚优公考教师为大家准备的高频考题,希望能为广大考生的成功备考贡献 ...
本次专题主要围绕“物质的组成”这一知识点,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来考查对物质组成的理解。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化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常考内容,以下是尚优公考教师为大家准备的高频考题,希望能为广大考生的成功备考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资格笔试考题精练化学学科(初中) 1.下列现象利用微粒在不断运动这一观点无法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的快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在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其他中药混合的药味 【答案】C。解析:A.把两块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B.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所以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的快,故B正确;C.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由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不能用微观粒子来解释,故C错误;D.是酒精分子和药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核外电子数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D.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答案】D。解析:分子和原子的变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故选D。 3.维生素C(化学式为)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 B.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它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D。解析:维生素C(化学式为),则它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构成,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8:6;它不是一种氧化物,因为含有三种元素;它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故选D。 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答案】B。解析:A.H表示的是一个氢原子,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故H不能表示分子,故A错误;B.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组成。Cu在微观上表示一个铜原子,在宏观上表示铜这种物质,在微观上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在宏观上表示五氧化二磷这种物质,Na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故B正确;C.与都表示的是铁原子,其质子数相同,但是由于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性质不同,故C错误;D.④中的数字“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而单独的五氧化二磷表示的是宏观含义,故错误。故选B。 5.“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答案】C。解析:A.蔗糖溶解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分子不停的运动,故正确;B.水的电解实验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确;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利用压力差得出结论,是宏观现象,故错误;D.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水溶液呈碱性,是A烧杯中溶液变红,故D正确;故选C。 |